王森泰,字復齋(生卒年未詳),徽州歙縣杞梓里人。王森泰的祖父和父親都是以植茶為生的茶農,所以,在茶園里長大的王森泰年少時就幫助父親采茶,而至十幾歲時,就進入北京一家老鄉開的茶莊里當學徒。三年學徒期滿后,他離開茶莊,自己從江南各地采購茶葉,然后運輸到北京賣給茶莊進行銷售。咸豐元年(1851),他在北京珠市口開設了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森泰”茶莊。
“森泰”茶莊初始專營“大方”茶。業界于“大方”茶亦稱拷方,產于徽州歙縣老竹鋪、三陽坑、金川等地,與歙縣毗鄰的浙江臨安也有生產,然品質則以老竹嶺所產的“頂谷大方”為最優。“大方”茶的主要特征是外形扁平,碩壯挺直,色澤綠潤,湯色黃綠明凈,葉底嫩勻柔軟,栗香味醇。而以茉莉鮮花窨制的“茉莉大方”茶,則為花茶中的一種特殊茶品。當時北京人大都喝小葉茶,尤以小葉“茉莉雙熏”為佳品,對“大方”茶則是不甚了解;而“森泰”打開“大方”茶銷路的決竅是開創了先嘗后買的茶葉銷售先河,讓顧客從認識、品嘗、了解直至喜歡“大方”茶。“森泰”在做好門市零售、批發生意的同時,還安排專人到北京各處的浴池、飯館、旅店、劇場、小雜什店等地推銷茶葉,并且讓這些店鋪代銷、經銷產品。從而使“森泰”的“大方”茶和小包茉莉花茶都打開了市場。為了保證茉莉花茶的新鮮,“森泰”每天都派人去北京郊區的南土岡花鄉,購買預先訂購的茉莉花,為薰好的茶葉換花提味;而經過提味的茉莉花茶,香氣更足,賣相也好。所以,“森泰”茶莊精心加工的“大方”花茶葉條小且勻整,泡出的茶湯呈淡黃色,香味濃而持久。更為重要的是,高揚的香氣有效的改善了水中的苦澀味,而柔和的水質又使得口感更好;抓上一撮茉莉花茶,滾開的沸水一“砸”,就能喝上甜水了;這不僅滿足了老北京人的需要,其品質也使善于品茶的北京茶人為之傾倒。讓消費者印象最深的是,“森泰”在茶葉稱好包裝時,要放上一兩朵新鮮的茉莉花,這不僅增添了茶葉香味,也讓顧客有了直觀的視覺效果……由此,“森泰”的名氣日上,濃香特色的“大方”花茶,在京津地區極有口碑。據說“森泰”還為皇宮提供御茶,而且一供就是幾十年;以致當年京劇界人士如金少山、李多奎等名伶都成為常年光顧的茶客。當時,正興德茶莊也在天津包銷了“森泰”的大方花茶。“森泰”茶莊除了茉莉花茶及“大方”茶以外,其他品種雖銷量不多,但也是備貨齊全;如高檔的松蘿茶、屯綠茶、祁紅和黃山毛峰等名茶。
王森泰茶葉生意做的風生水起,致使業務不斷擴大;他先在北京珠市口開辦了第一個分號“利泰茶莊”,又在安定門大街開辦第二分號“和泰茶莊”,此后,相繼在崇文門外小市口開辦第三個分號“廣泰茶莊”,在京西藍錠廠等處開辦了第四個分號“萬泰茶莊”;可以說其聲譽和品牌都是盛極一時。“森泰”茶莊自采自制,以品質和服務為先且售價便宜,深得北京各界茶客的好評,繼而成為與張一元、吳裕泰齊名的百年老店,這無疑是王森泰乃至徽州茶商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