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市委書記王福宏利用休息日深入徽州區茶葉基地、茶葉加工龍頭企業等地調研春茶生產。市委常委、秘書長畢無非,市委常委劉孝華,市委常委、副市長游鈞,副市長吳文達隨同調研。

王書記一行視察茶園
下午,王福宏書記一行趕赴徽州區,在察看了謝裕大茶葉收購點時,王福宏書記與茶農們親切交談,了解他們去年的種茶收入和現在的生茶銷售價格。當了解到去年大部分茶農都有不錯的收益,今年的生茶收購價格也有所上漲,茶農每天的人均收入超過100元時,王福宏高興地祝他們今年茶葉賣個好價錢,生活越過越紅火!他強調,茶葉是富民產業,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對農戶的引領指導作用,用實實在在的利益激發茶農的種植積極性,不斷提高茶農的茶園管護水平,指導他們抓安全、保質量,實現黃山茶葉的良性發展。

謝裕大春茶收購點

黃山毛峰春茶上市
在視察謝裕大富溪茶園基地時,王福宏書記非常關心黃山茶產業的發展,在茶園中,王書記就黃山茶產業的發展問題與謝裕大公司總經理謝戎女士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從企業的年產量到村民的人均收入、從線下產品體系的改革到線上網絡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從黃山毛峰到安徽四大名茶的資源整合等多個方面深入了解謝裕大公司發展的現狀,王書記非常關心茶產業的發展狀況,尤其在網絡電商這方面,王書記要求要想盡一切辦法通過網絡渠道將黃山茶產業的知名度打出去,將黃山的茶產業真正的做大做強。

王書記與謝總在茶園內交談

謝裕大茶觀園
調研中,王福宏指出,每年春茶上市都是我們黃山的一件盛事、喜事、高興事。我們黃山的土壤、氣候、環境和歷史文化等條件,決定了我們這里盛產茶、出好茶。茶葉已成為黃山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積多年來的經驗,黃山發展茶葉經濟的關鍵主要有這么幾條:一要致富茶農。這是出發點和落腳點。“谷賤傷農”,在黃山是“茶賤傷農”。必須提高收入,讓茶農得好處,富裕種茶人。二要提升茶園。在良種推廣、科技應用、質量安全、基地建設、水土保持、種植標準化、科學管理等方面要多下功夫,確保茶葉“第一車間”產量有提升、品質有保障。三要做強茶企。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提供更好的服務并給予必要的支持,進一步加大對加工企業、合作社特別是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引導他們擴大生產、創響品牌、拓展市場、多創效益。四要服務飲茶人。要以黃山茶優異的品質、合理的價格、響亮的品牌,吸引更多的飲茶人多買黃山茶、多喝黃山茶。五要做活茶文化。喝茶即品茗,聞香能悟道。要大力發展茶文化、茶旅游、茶家樂,促進茶葉與文化、旅游、休閑的深度結合。把這五篇文章做好了,作為我市核心競爭力之一的茶經濟就一定會更強。
謝裕大·黃山毛峰原產地核心茶園